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

讀書心得:被討厭的勇氣

  
如果說,對我生命的軌跡影響最大的一本書,是「積極自我的開拓」(*1);那解說阿德勃哲學的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應該就是第二本了(實際上,它有二部曲。兩冊當成一本啦。)。第一本書,和我相遇在高一的暑假,整個腦袋,完全在思考「我」什麼是真實我,自我認知的我? 別人眼中的我,還是,理想中的我? 在那個年紀,並不知道,這個問題也許是一個在我踏進棺材前,都還不一定可以想通的事。但是,人過了四十還能被一本書推動,這本書的威力不可小覷。

「我們真正追求的是自由而幸福的人生」
  用這句話來總括這本書的核心。聽起來好像有講跟沒講一樣。一旦拆解開了,就要討論三個核心,「自由」、「幸福」與「人生」。

  選擇愛的人生
  以終為始,第二冊最後一章談的,是「選擇愛的人生」。從人生的三個任務切入,分別是「工作」、「交友」與「愛」的任務。
  工作的任務,追求的是我的幸福。因此,是一種利己的心。
  交友的任務,追求的是你的幸福。因此,是一種利他的心。
  愛的任務,追求的是我們的幸福。不是利你,也不是利我,而是「我們」。但是,必須要能從嬰兒時期只考慮「我」的層次中跳出來,這個過程被阿德勃稱為「自立」的過程。從這裏,是可以明確的定義出教育的目的,是教導出可以自立的人。
  這不限於學校教孩子,不限於父母教孩子;也適用於職場上的教育。

自由:課題分離
  這是整本書裏最重要,卻也最難達到的事。
  人生在世,各有各的課題,講到這裏,或許,大家都還會點頭稱是。但是,講到帶孩子四不原則,就很少人會同意了。「不打 不罵 不威脅 不利誘」。做人父母的,有幾個做超過50?
  阿德勃是否定「賞罰」的。(還好他跟包青天不同年代。)不論是賞或是罰,都有相同的目的,只是不同的手段:達到「控制」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不只是大人很利害,小孩也是一把罩,不然,嬰兒透過哭鬧是在做什麼? 這是天賜控制父母的工具呀。
  長期透過賞罰來對待孩子,自然養成「依賴」和「不負責任」的狀況。依賴別人的決定;選擇並不是自己做的,責任當然不是自己要付呀。因此,在區分誰的課題的問題上,可以想一想,「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,最後會由誰來承受?」由誰承受,便由誰決定,這就分離出課題了。
  達到自由的境地,也就是自立的過程。大人要做的是「教導」,尊重孩子的決定,並且從旁協助。教孩子綁鞋帶、數學、溜冰等等,都是教導。帶孩子去游泳、借繪本當課後讀物,都是從旁協助。至於,學不學,或讀不讀就是他自己的決定了。
  如果,你認為「不威脅 不利誘」已經是不可能了;想必「不稱讚」算是天方夜譚了吧! 是的,「稱讚」本身就是賞罰的一種。不管是賞罰或稱讚,都是在展示一種「縱向關係」,或者說是,從屬關係,或是,尊卑關係。這樣的關係,也就隱含有指使與聽從的關係。而這,並不利於自由的發展,也常常讓在上位者,涉入下位者的課題。因此,阿德勃主張的是「橫向關係」,如同朋友一般。
  朋友,甚至是長輩,(用長輩真的比較好理解),做了一件好事,你會表達的是「感謝」、「敬意」或是「喜悅」;一般,不會是「稱讚」。
「陳老師,你做得很好,你把我們全班學不會的代數,都教懂大家了。」最好你有勇氣這樣稱讚自己的老師啦。
話應該是這樣吧,「謝謝老師教會我代數。」(感謝)
「老師我很開心,我終於聽聽代數了。」(喜悅)

  「所謂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所以,這本書取名叫被討厭的勇氣,也就是追求自由的勇氣。雖然,我是覺得,用詞應該是「不去討人喜歡」,而不是「被別人討厭」。

幸福,就是貢獻感
  對身邊的人採取一些行為或產生某些影響,期待有所貢獻,就是貢獻感。所以,這是一種「我對某人有用處」的主觀感覺,而貢獻感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
  阿德勃對價值的看法,也相當醍醐灌頂。他認為,「存在就有價值」,所以,是與「行為」層級無關的。也就是說,價值並不是以「有用」或「無用」來衡量。
  白話的說,父母對我們的價值,並不會因為他是富有或貧窮,健康或病弱,而有所不同;因為父母的「存在」,就是「價值」;而身為父母的幸福,是因為「對孩子有用處」的感受。從「存在」主觀的認定「價值」,從「價值」而有「貢獻感」,這就是幸福的過程。
  所以,結論很神學,凡給予的,就得著。
  
人際關係
  最後補充的,人生的煩惱或喜悅,並不來自於客觀的特徵:高矮胖瘦、美麗與醜;而來自於「人際關係」。當自己可以自立,有了被討厭的勇氣,才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,擺脫煩惱,接納並喜歡自己。
  結尾,很佛學。為了讓所有的邂逅,與一切人際關係,朝「最美好的離別」去努力。我們要認真地活在當下。

(*1) 「積極自我的開拓」雖然影響自己很深,在工作許久後,再一次翻閱,卻已經是啃不下口的書。


#孩子是天賜的導師,讓我幸福,讓我練習感受「自立」,實習課題分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