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

讀書心得:被討厭的勇氣

  
如果說,對我生命的軌跡影響最大的一本書,是「積極自我的開拓」(*1);那解說阿德勃哲學的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應該就是第二本了(實際上,它有二部曲。兩冊當成一本啦。)。第一本書,和我相遇在高一的暑假,整個腦袋,完全在思考「我」什麼是真實我,自我認知的我? 別人眼中的我,還是,理想中的我? 在那個年紀,並不知道,這個問題也許是一個在我踏進棺材前,都還不一定可以想通的事。但是,人過了四十還能被一本書推動,這本書的威力不可小覷。

「我們真正追求的是自由而幸福的人生」
  用這句話來總括這本書的核心。聽起來好像有講跟沒講一樣。一旦拆解開了,就要討論三個核心,「自由」、「幸福」與「人生」。

  選擇愛的人生
  以終為始,第二冊最後一章談的,是「選擇愛的人生」。從人生的三個任務切入,分別是「工作」、「交友」與「愛」的任務。
  工作的任務,追求的是我的幸福。因此,是一種利己的心。
  交友的任務,追求的是你的幸福。因此,是一種利他的心。
  愛的任務,追求的是我們的幸福。不是利你,也不是利我,而是「我們」。但是,必須要能從嬰兒時期只考慮「我」的層次中跳出來,這個過程被阿德勃稱為「自立」的過程。從這裏,是可以明確的定義出教育的目的,是教導出可以自立的人。
  這不限於學校教孩子,不限於父母教孩子;也適用於職場上的教育。

自由:課題分離
  這是整本書裏最重要,卻也最難達到的事。
  人生在世,各有各的課題,講到這裏,或許,大家都還會點頭稱是。但是,講到帶孩子四不原則,就很少人會同意了。「不打 不罵 不威脅 不利誘」。做人父母的,有幾個做超過50?
  阿德勃是否定「賞罰」的。(還好他跟包青天不同年代。)不論是賞或是罰,都有相同的目的,只是不同的手段:達到「控制」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不只是大人很利害,小孩也是一把罩,不然,嬰兒透過哭鬧是在做什麼? 這是天賜控制父母的工具呀。
  長期透過賞罰來對待孩子,自然養成「依賴」和「不負責任」的狀況。依賴別人的決定;選擇並不是自己做的,責任當然不是自己要付呀。因此,在區分誰的課題的問題上,可以想一想,「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,最後會由誰來承受?」由誰承受,便由誰決定,這就分離出課題了。
  達到自由的境地,也就是自立的過程。大人要做的是「教導」,尊重孩子的決定,並且從旁協助。教孩子綁鞋帶、數學、溜冰等等,都是教導。帶孩子去游泳、借繪本當課後讀物,都是從旁協助。至於,學不學,或讀不讀就是他自己的決定了。
  如果,你認為「不威脅 不利誘」已經是不可能了;想必「不稱讚」算是天方夜譚了吧! 是的,「稱讚」本身就是賞罰的一種。不管是賞罰或稱讚,都是在展示一種「縱向關係」,或者說是,從屬關係,或是,尊卑關係。這樣的關係,也就隱含有指使與聽從的關係。而這,並不利於自由的發展,也常常讓在上位者,涉入下位者的課題。因此,阿德勃主張的是「橫向關係」,如同朋友一般。
  朋友,甚至是長輩,(用長輩真的比較好理解),做了一件好事,你會表達的是「感謝」、「敬意」或是「喜悅」;一般,不會是「稱讚」。
「陳老師,你做得很好,你把我們全班學不會的代數,都教懂大家了。」最好你有勇氣這樣稱讚自己的老師啦。
話應該是這樣吧,「謝謝老師教會我代數。」(感謝)
「老師我很開心,我終於聽聽代數了。」(喜悅)

  「所謂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所以,這本書取名叫被討厭的勇氣,也就是追求自由的勇氣。雖然,我是覺得,用詞應該是「不去討人喜歡」,而不是「被別人討厭」。

幸福,就是貢獻感
  對身邊的人採取一些行為或產生某些影響,期待有所貢獻,就是貢獻感。所以,這是一種「我對某人有用處」的主觀感覺,而貢獻感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
  阿德勃對價值的看法,也相當醍醐灌頂。他認為,「存在就有價值」,所以,是與「行為」層級無關的。也就是說,價值並不是以「有用」或「無用」來衡量。
  白話的說,父母對我們的價值,並不會因為他是富有或貧窮,健康或病弱,而有所不同;因為父母的「存在」,就是「價值」;而身為父母的幸福,是因為「對孩子有用處」的感受。從「存在」主觀的認定「價值」,從「價值」而有「貢獻感」,這就是幸福的過程。
  所以,結論很神學,凡給予的,就得著。
  
人際關係
  最後補充的,人生的煩惱或喜悅,並不來自於客觀的特徵:高矮胖瘦、美麗與醜;而來自於「人際關係」。當自己可以自立,有了被討厭的勇氣,才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,擺脫煩惱,接納並喜歡自己。
  結尾,很佛學。為了讓所有的邂逅,與一切人際關係,朝「最美好的離別」去努力。我們要認真地活在當下。

(*1) 「積極自我的開拓」雖然影響自己很深,在工作許久後,再一次翻閱,卻已經是啃不下口的書。


#孩子是天賜的導師,讓我幸福,讓我練習感受「自立」,實習課題分離。

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

企業無法創新的原因


  一個簡單的問題,「企業無法創新的原因」,想不到,得到學生們瘋狂的回應。是怎麼樣,忍很久就是了?
   5分鐘的時間寫便利貼,整理完後,得到93個原因。其中組織,就佔了61.3%。而組織類的第一名,是「老闆否決/無法接受建議」。
  老實說,我不知道老師怎麼訂出這四大類,但是,個人認為最嚴重的兩個問題,之一,是大家住慣「象牙塔」;另一,是文化。而這兩項,似乎都不適合塞在這四大類。今天來分享一個象牙塔裏的故事。
  住在象牙塔裏的人,常常不知道自己住那邊,也許還常常會說「某某人住在象牙塔裏」。並不是他不長進,而是,世界跑的速度,其實,跟他長進的方向,並不相同。我以我做VivoWatch時的經驗來說明吧。

從硬體開頭,韌體為核心,APP結尾
  VivoWatch這個案子開案時,其實,我也沒有把握,可以在手腕上準確的量測出心率。在2012年,唯一一隻可以光學量測手背心率的手錶,叫Mio Alpha;約莫半年的時間,出現第二隻,叫Basis,這間公司後來被Intel1億美金收購。為了要完成這個專案,於是,我們找了在生理訊號產品還算是豐富的TI,也找了當時光學感應器整合算是領先的Osram,把生理訊號硬體的方案確認下來,為了達到最長的時用時間,每個關鍵零組件,幾乎都有做一張比較選擇表。而我則是不斷的在過程中,告訴project member,我們的重心,會從硬體逐漸轉到韌體,而且,上市時,重心應該是轉到APP了。(在那時,我還沒有社群經營的概念。)
  為了定義這隻表,我們也找了公司內做使用者經驗的部門,來把功能決定下來。也因為有他們的協助,我們得以拋下過往(N+1)的習慣(*1),把GPS等的功能去除掉。甚至,為了省電,選擇了單色螢幕,而不是彩色。
  案子一邊走,一邊就不時有人來關心,「你做得出來嗎?」「為什麼不跟第三方License 演算法?」其實,我是一邊自己做,一邊不斷的確認,隨時準備放棄自己寫的程式。結果,TI說要出的參考程式,時程不斷的跳票,後來證明,他們最後並沒有提供給客戶參考程式。反而是,大力的推廣第三方的演算法。但是,過往的經驗,公司內跟第三方的合作,最後常常不歡而散。最常發生的原因,是開案時規格不清不楚,老闆又習慣想到哪裏,改到哪裏。於是,咬著牙用超過80%的上班時間,持續的開發演算法。
  好了,這一段的時間,我們在生理訊號處理的能力,是不斷的進步。為了把產品做好,我也把自己出道時的mentor,找回來,幫忙處理藍芽跟手錶的使用者介面。師徒聯手,最後算是打了一場不錯的仗,把產品推上市了。
  為了讓消費者好用,我們在AndroidiOS都有推出APP。除了同步資料,同時也是可以檢視資料。使用者也可以透過Browser,在電腦上的大螢幕上,有更好的檢視體驗。
  
迷航
  產品推出還算順利,價格在當時因為競爭品少,價格訂得還算是可以。一推出,倒是跌破所有人眼鏡,一時間,備貨不足,造成供不應求(*2)。產品持續在修正消費者的反饋,期望能增加正評。那個年代,因為藍芽4.0相容性問題還不少,這類的APP,一般的評價約莫在3.5分,Garmin也不例外。
  充一次電可以使用超過一週,上班運動都合適的VivoWatch上市後,除了不斷的改善相容性及消費者的建議;接下來面臨的,就是產品方向的選擇了。每個人都來給產品方向的建議,但是,一組人馬根本就弄不出這麼多新方向。最後,公司總經理出來說話了,「穿戴式在運動的領域,交給ZxxWatch團隊。」產品就被打回到「發想」階段。

象牙塔裏剔象牙
  如果去檢視我的的產品組合,我們要穿戴式,有穿戴式;要APPAPP;要雲有雲;要WebWeb,感覺一應俱足。因為自己在運動、網路和APP上的經驗較不足,還找來一位雙手掛有6個穿戴式,主流運動APP都如數家珍的同學,來操刀軟體方向和生態圈。經過兩年的努力,終於,推出了新產品:Vivobaby
  ……哪招呀?(*3)
  我們在感應器及MCU的能力,是跟緊著世界領先的公司。心裏總覺得怪怪的地方,卻要在離開象牙塔後,逐漸明朗。

重新檢視,經營客群
  一個雲世代的產品,交由一群由硬體及韌體為核心的人來操作,開盤就注定必然的敗局。這些人不是不長進,他們在專業領域上,產品開發上,是相當令人尊敬的。但是,講到要從客群經營,來開始一個事業,這完全不同的觀念,要教到大家都懂,大家都接受,大家都全力支持,可是條漫漫長路。對於新創的公司,甚至是新創的部門,應該要將有限的資源與精力花開疆闢土上,而不是在內部的磨合上。
  一堂「精實式 APP 產品企劃」,不過是一日課程。拿「電影時刻」這個破百萬下載率的APP來當教材,這APP已經被嫌得差不多可以重做了。如果拿來相同的標準,來檢視我們開發的APP,直接打掉重練應該不算過份喔~
  拿價值主張圖來檢視這個產品,或者,要拿商業模式圖(Business model canvas)來檢視這個事業。我們確實把和消費者的關係,透過長長的價值傳遞,讓原本就不易經營的關係,消耗得無影無蹤。
  客群經營,是透過客源管理,關係管理,和留客管理,一層層循環來拓展客群。而我們唯一有做的,是客訴處理。
  出了象牙塔後,常常在課程中,或是,和同學的討論中,因為不同領域的激盪,不時的發出「哇~」的驚呼,或是,「喔~」的領悟。而這些,常常提出不錯想法的,除了老師之外,常常是小我1輪或以上,過去我認為是「小朋友」的口中說出的。
  「歉卑」在大組織中,是很難做到的。大船難回頭的主因,是官大學問大。實務上,應該不會有人敢把決策,交給公司新人來做吧!

結語:從跌倒的足下,開始新的旅程 
  回到「企業無法創新的原因」,真的是個很長的故事。經營一個事業,真的也是非常的不容易,不見得是局外人,可以指指點點的。所以,我有把握的成長方式,是每一次的跌倒,一定要盡力找出跌倒的原因;常常,可能要跳脫那環境,用更不受拘的角度,來進行檢視。不然,自己認為的創新,可能只是在象牙塔裏,不斷自己安慰自己的過程。

(*1) N+1,是常常被老闆指導的項目。簡單說,如果競爭者的產品,有N個功能,我們只要不多不少,比他多1個,就可以佔他便宜了。

(*2) 新產品的銷售量預估,是非常困難的。主要元件的備料時間,常常是長達3個月,因此,開賣前的備料量決策就變得很重要。備太多,會變庫存。備太少,要追加料的時間,常常就變成競品陸續出來,吃掉了新產品上市的甜密期。(*3) Vivobaby上市時,個人已經離開該公司。VivobabyVivoWatch經營的是完全不同的客群。但是,我們卻可以很簡單的從Google Store看到APP下載量,知道這次產品操作的狀況。Vivobaby安裝次數:100~500VivoWatch: 50K~100K.

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

從「M16步槍」談創新

  M16拿來當做創新的故事,頂有意思的。陳家麟老師是這樣說這個故事的。
  M16步槍的發明,讓美軍的步槍重量,從10磅降到了低於7磅。槍越重,士兵的靈活度會下降,陣亡率就會上升。這把槍的主要設計師,叫George Sullivan。他之前的工作,是在洛克西德公司(Lockheed Aircraft Corporation),這是美國很大的飛機設計公司。當大家稱讚著,Sullivan是個天才,竟然可以設計出這麼輕的步槍。他的說法是:「我們以前在飛機公司工作,飛機就是要輕又堅固呀。所以,每天就是用鋁在設計東西。現在,我用相同的東西,來設計步槍,怎麼就變成天才?
  創新是一種,大家都期待,卻是很難管理與量化的事。創新的技巧雖然可以教授,但是,跟大多數的學習不同,創新的成果,卻是很難驗收。可以知道的是,跨領域,增廣眼界,都可以增加創新機會。
  
  #創新
  #資訊轉移和結合
  #跳出舒適圈

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

Microsoft AI day 2017與會心得

  郭瑞祥教授在談到企業(成長)第二曲線時,提到Microsoft的故事。在20001月時,Bill Gates將執行長的位置交給Steve Ballmer,在Steve 14年的經營下,微軟的營業額成長2倍,利潤也從90億美元,成長到220億美元。儘管有卓越的財務表現,卻在21世紀最重要的五個科技趨勢:
搜尋引擎,輸給Google
智慧型手機,輸給Apple
行動裝置系統,輸給AppleGoogle
多媒體串流服務,輸給AppleNetflix
雲端服務,輸給Amazon

  2014Steve Ballmer從微軟退休,那年他58歲,交棒給小他11歲的Satya Nadella。照郭教授的說法,微軟雖然有成長,但是第二曲並沒有被勾勒出來。

  不過三年的時間,微軟Azure的雲服務,已經從儲存、資料庫、物聯網、甚至是AI+辨識服務(*1)。也許是在他們的主場,不可免的在吹捧自己。但是,當他們說出,Visual Studio AI extension免費,我是有了一下。當他們說,他們的雲架構,支援各家的演算法,包括一些open source,及Google TensorFlow等,我感受到他們學會了一些謙卑;當他們說,「從office 365,到Dynamics,再到AI。我們從CRM,到ERP都幫你們企業做好,我們要協助開啟企業AI數位轉型」,我感受到他們的企圖心,我們也真的是要一步步要被迫坐上雲端了。

  透過ChatBot,了解客戶,並且,提供客戶需要的諮詢,甚至接到服務。人會累,機器可是不會累的,可以24小時服務的。企業為了提高客服品質,並且,降低人員費用,導入ChatBot似乎也是擋不住的趨勢。尤其,當自己想到,每次信用卡服務,都要聽一大段指示,「什麼請按1,什麼請按2」,按了好久,終於到了,「轉接服務專員請按9」,還要聽很久的音樂,才能處理需求,我想,下次還有辦卡,我一定會問清楚,他們的ChatBot做得如何。

  把需要創新的功能,留給客戶做。AI需要的複雜式子,我們都幫你們做好了。看來,被AI雲綁架的時代,就是現在了。

後記:是說,一個場子,都辦在寒舍艾美了,卻還有不少的改善空間。為了增加與會人數,讓大家坐得非常的擠,這個也許是不得已的選擇。但是,放不出聲音、影片切不過去、時間拖延等,是可以透過要求與練習,改善的的項目吧!! 尤其是,中午換場,竟然換到超過開場時間,才讓聽眾進場,真的是要好好檢討囉。


(*1) https://azure.microsoft.com/zh-tw/services/cognitive-services/

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

「獨角獸和牠的產地」讀後感想

「獨角獸和牠的產地」讀後感想
  讀完這本書,再讀一次詹益鑑寫的序,覺得這個序寫得太好了。把衝突的重點都點出來了。
  那我還要寫什麼? 寫寫心路歷程好了。

  看書,一般是順著作者的思路走。從他的角度來看世界。因此,作者筆下的獨角獸公司(HubSpot),是一個光怪陸離,兄弟會,上班喝酒、白人至上、年齡歧視(年輕人當道)的公司。
  作者在不斷的舉例中,在我的腦中,卻是很直接的閃過了一個畫面和一個問題。這畫面,是自己過去待的公司,也有人,言之鑿鑿的批評公司,但是,常常卻讓我覺得,這些批評,似乎是不得志者,對公司的吹毛求玼。於是,問題就會跳出來:「這麼不滿意,為什麼不離職?」尤其是作者,發現他的直屬上司,是一個他眼中的「實習生」年紀。
  我開始懷疑,這是一本文化水土不服的人,以其所見,套其價值觀,所形成的衝擊。作者本身,又是報社出身,文筆不錯,於是,出書大吐特吐。文化的水土不服,也就是我們比較常說的「代溝」。不騙你,這次雙十節回家,老爸是在跟我們說,他們那個年代,升官都需要去塞紅包的。但是,我這些年的工作,不只是自己從沒塞過紅包;身旁也鮮少聽聞這樣的事。
  於是,我開始用另一種檢視正反雙方的視角,來檢視作者文裏的合理性。到底是,年輕人都不尊重他;還是,他不尊重年輕人。在HubSpot IPO後,時間的證明,顯然,是對作者不利的。
  HubSpot是一間不賺錢的公司,但是,我們最常抱怨台灣不利新創,不就是,台灣的投資者,不喜歡問競爭力,而喜歡問,賺錢了沒?
  這沒有對錯。心臟強,要賺大錢的,就找有潛力的公司嘛;要穩穩的賺,就找獲利穩定的公司嘛。搞清楚自己要的,別貪心的想要穩穩的賺大錢。
  HubSpot2014IPO,至今,沒有一年賺錢。但是,他的股價,卻從29元,飆到現在84元,漲了快3倍。而有一段明顯下跌的時間,也正好是這本書,從初稿到出版的期間。這代表,是不是就有一群盲目的投資人,不怕泡沬地一直把錢拿來炒作這間公司?
  Tesla?到去年為止,也是沒有一年賺錢呀。投資Tesla也算是炒作嗎?
  Amazon? 淨到不到2%的公司。
  人都會老,而這世界總是會再有年輕人,引領風潮走向下一個世代。當自己逐漸過氣,要學會用年輕人的眼光,欣賞年輕人的作為。雖然,自己不見得會用年輕人的方式去做。

  最後,我又查了HubSpot的創辦人,Brian Halligan的年紀。1967年出生,其實小作者沒幾歲。他並不像Facebook佐伯格那樣的年輕,卻還是HubSpot裏的靈魂人物。是不是,年紀,並不如作者所認知的那樣不堪? 至少,是Halligan選擇讓年輕人,做為這間公司的主力。

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

賞鯨暈船記


  從來沒有在這麼難過的狀況下,學到這麼多。


  這次賞鯨是這暑假,第二次坐船。或許是在澎湖坐船的經驗,沒這麼痛苦;亦或許是有朋友,剛在臉書上,分享了賞鯨文。讓自己不知何來的自信,甚至在吃暈船藥時,還考慮了一下,是不是可以不要吃。


  上船的這一天,是白鴿颱風過境的第二天。聽說海浪狀況還好,我們就上了船。船還在在花蓮港內時,老婆和孩子們還興奮的跑到船頭去。出了港沒一會兒,一票人就跑回坐位了。


  在澎湖坐船的感覺,其實,還留在心裏。當時,應該是因為船速較高,浪也不小,坐船的感覺,如同海盜船一般,不時會出現騰空,和自由落體的感覺;並且,有多次的重擊海面的現象出現,因此,船上不時出現尖叫聲。然而,這次的船,沒那麼刺激,也就讓自己覺得應該可以受得了這一點的不舒服感。我也選坐在最邊邊的位置,準備好,一旦有所反應,就直接花灑大海。經過了三四次的乾嘔,還在可忍受的範圍內。


  一群花紋海豚出現了,帶起了一陣高潮。船也就開始低速隨海漂浮,在附近等待海豚再浮出海面。隨著時間的增加,原本是船左右出現海豚,都會引頸注視;很快的,就只看右手邊海面的海豚了。在第三層甲板的船長,說出:「讓這邊的海豚休息吧。我們到另一個海域,找找其他的海豚。」我的心裏已經快崩潰了,好想去跟船長說,「我們回去吧。」只是,自己已經站不太起來,只好先備好塑膠袋。

  接下來,該有的反應,都出來了。不久,發現自己開始冒冷汗,很快的全身都濕了。即使解開胸口的救生衣扣子,不適感也所減無幾。


  不舒服的感覺,漸漸的變成是痛苦~ 痛苦~ 再痛苦~
  這樣的痛苦,在腦袋裏閃出的,竟然是「創業」。
  原本好好領薪水的日子,如同是在花蓮港內,就算是有搖晃,可還是舒舒服服吹海風的日子。創業,可能是比現在的風浪還大,風險還大,真的要衝下去嗎?是說海豚也看到了,如果,回到岸上再選一次,你有勇氣,選擇出海賞鯨嗎?

  呵呵~ 呵呵~ 呵呵~ 有夠痛苦了,還要選擇?


  想起許多年前,老媽說的一段話。那年,她去澎湖玩,說到他坐船的經驗,「一船人吐得到處都是。有夠痛苦的苦啦。叫我再坐一次(船),我絕對不要啦。」


  只記得當時,把那些話當做是老媽的嘮叨。就在這個時候,讓我深刻的感受到,老媽那時的感覺。其實,很多事我們無法教孩子,因為,沒有感受過,就無法理解。別抱怨孩子那樣,自己真的也差不多。


  這時,船長又高喊:「11點鐘方向,又出現了好幾隻花紋海豚~」而我,已經仰攤在位置上,連眼睛都沒睜開來。這趟行程,我已經收獲滿滿了,不論是在「創業」或是「教育」。行行好,讓我回去吧。


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

重訓對我的意義

  過去從來沒把「重訓」這件事放在腦裏,總覺得自已又不打算變成阿諾,有運動就很好了。加上,身邊的朋友,一個肉過一個。直到最近,才被一語打醒。

  事情要從我脆弱的膝蓋講起。

  這幾年,只要是跑步,或是騎腳踏車,超過一小段時間,膝蓋就會覺得不順暢。直到去年初,在帶了一次荒野的活動後,也許是剛好場地有些坡度;也許是年紀剛好到了,這次可是痛得無法上下樓梯,而且,狀況維持了幾個月,農曆年回台中的家,沒有電梯,眼淚都快飆出來了。最後,是在打過玻尿酸後一陣子,才讓這不舒服緩和下來。

  就這樣不敢太操膝蓋,偶爾又想試試,維持了一陣子。直到,一個復健科醫師,好好的評估過我的身體架構後,認為是足弓塌了,建議做鞋壂矯正。嗯嗯嗯~ 人喔,這時沒在痛,好像也就不急著去找出痛源。

  直到最近,為了好好陪小朋友過暑假,於是,先去打了玻尿酸;又聽了另一個醫師的建議,去找了一個物理治療師,第一次,治療師分析了我走路,認為是大腿內側的肌肉及屁股的肌肉,習慣性的偷懶沒在動,讓膝蓋必須直接接受衝擊。於是,教了我幾個動作,讓我回家練練。讓這幾個肌肉,回想起自己的本份。

  第二次去看這個物理治療師,已經進步不少。於是,他又教了幾個動作,治療師隨回問了:「你有做過重訓嗎?」
「我……這輩子沒做過說。」
「我教的這些動作,只能讓肌肉正確的動起來。要讓他強壯,需要增加重量。」

  於是,這次他多教了幾個壺鈴的動作,來訓練那幾個肌肉。

  再一次看到健身房,突然有了領悟。我,不是來跟隔壁比肌肉的,是來叫身上那些偷懶許久的肌肉,起來動動的。而且,越偷懶的,越要動。因為,越偷懶的越早退化,而我老的時候,每一條肌肉都需要。

  這是我第一次把重訓設備,調到最輕的那個重量,而不會覺得不好意思。

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

一週規畫表

  在煙波的一日渡假,整體而言,是很令人覺得舒服的。飯店的服務親切,我們也用較便宜的價格,訂了飯店。在飯店裏,幾乎是用了最多的時間,使用飯店裏的泳池、SPA及樂園場地。如果,真的要想一想,怎麼樣才能更好玩,孩子們的想法是,「如果有多幾個朋友一起玩,就會更好玩。」

  但是,我們有我們的暑假計畫;朋友們也有朋友們的暑假計畫呀。那怎麼樣讓暑假變得更好玩? 要找朋友,至少要一週前找吧? 要訂票,也至少要一週吧。於是,我們有了一週計畫表。


  相較於一日的計畫表,一週的排法,其實,更為簡單。只需要把大的項目排上去,就算是完成了。而這些大的項目,也就是之前在做計畫時,便利貼項目上的。於是,週日,孩子們就安排了台中三日遊。一來回去看看爺爺奶奶,二來把中台灣的幾個想去的地方走一走。以台中為中心,倒也是省了不少住宿費。

一週時間規畫表

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

在家的一日規畫:時間安排表

  暑假整日待在家的時間很多,多半我們會在平常日出遊,避開週末的人潮,而且,也可以節省住宿的費用。那整天待在家,要怎麼來安排時間,我們設計了一個時間安排表 

  時間安排表,分成四個欄位。包含了:今日計畫、今日實際、提醒及明日計畫。在一日的結束前,可以將今日的計畫和實際的狀況,做一個檢討。並且,做好隔日的計畫。在提醒欄中,可以將要準備的物品,或是,待辦事項寫上去。而最左邊,則是將約略的時間軸畫上去。

  時間不必這麼的精確,我們對於時間細節越是要求,常常付出的時間成本也就越高。對未來回過頭來檢討,其實也不太容易產生出意義。

 
顏色來區分類型,寶藍色,是吃飯睡覺這種固定生理週期的時間;淡綠色,是帶有活動的時間,如:跑步、游泳、抓寶等;粉橘色,則是靜態工作的時間,包含了:看書、整理、計畫、看電視等等。


  一張張預剪好的紙片,讓孩子可以很簡單,並且迅速的在3M利貼自黏佈告欄上排好計畫。讓一日的規畫,可以很容易的就完成喔。

一日規畫表

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

2017暑假的第一個外宿:煙波飯店之旅


  訂完煙波飯店,隔天,就開始兩天一夜的煙波體驗之旅。
  孩子的腦袋裏,只有「玩」這件事,其實,並沒有什麼「計畫」。於是,這兩天一夜的煙波飯店之旅,就變成了操作學習。
  首先,孩子要先知道,什麼時候可以進住。於是,上網查了電話,就打了過去。
  「煙波飯店您好。」
  「請問一下,幾點可以check-in?(接到這樣沒頭沒尾的電話,想必服務人員也是一頭霧水。)
  「下午四點。」
  「喔~ 好。謝謝。」
  孩子打電話,還真是不廢話。跟平常的表現,判若兩人。

  「小朋友,下午4點進去住。那可不可以提前去用游泳池?」毛爸問了。
  「這怎麼可以?」小朋友,還真守規矩。
  「打電話問看看吧!
  於是,孩子打了第二通電話。

  「煙波飯店您好。」
  「請問一下,4點可以check-in,那可以先用游泳池嗎?
  「可以。」
  「幾點開始?
  「下午1點半。」
  「喔,謝謝。」

  對孩子來說,這些事也許爾後遇到了,也就會知道。但是,讓他們實際操作一次,接下來,在車上再與他們討論,為什麼飯店這樣操作。對他們而言,就是一個基本的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觀念了。

  於是,在早餐後,我們又討論了,可能的行程。
  「如果,1點半到飯店,那麼,大概中午12點吃飯。我們10點半出發。還是,我們要再早一些,9點出發,可以逛一下,新竹的動物園。」
  不知道是熱,還是孩子們對動物園已經比較無感了。總之,動物園沒逛成,我們就10點半,先到竹北,選了間11街麵食館吃午餐。因為也接近中午時間,人也就逐漸多了起來,如果,我們再晚個20分鐘,可能就要等第一批客人吃完了。麵食館的水餃很不錯,孩子們都喜歡。而這間麵食館,另一件值得跟孩子介紹的,是他們的桌椅,都是實木的。一邊吃飯,一邊和他們分析,實木可能要付出的成本,及其帶給使用者更好的用餐感受。雖然,常常我們不知道付出與收益之間,那一個較多;但是,提供消費者良好的用餐環境,應該是正確的方向。

  用完餐,就直奔煙波飯店。
  孩子們先選擇了「卡樂次元」,在數百坪的空間裏,玩球、丟球、跑跑跳跳的。老爸,終於可能在旁邊,打個盹。約莫1個半小時後,孩子們又出來說:「我們去游泳。」
  這飯店的泳池,算是一般般。游個幾趟,有運動到就好囉。但是,SPA池,可就很能殺時間了。每一種設備用個幾次,再選個最適合自己的,再用個幾次。一個下午,很快就消耗完了。而且,還全身舒暢。

  跟孩子們洗完澡,便回到入住的房間。第一個討論的事,便是:「晚餐要在哪邊吃?」於是,又開始一番網路查價,看來在飯店裏吃,所費不貲。加上,接媽咪的時間也近了,於是決定,直接開車,先到竹北高鐵,再去吃「原橋下水餃」。
  車到了,卻發現水餃店沒開。於是,我們去吃了隔壁的「銨好食麵館」。很有鄉下小吃店的感覺,而且,最令我們夫婦嘖嘖稱奇的,是在那邊幫忙的兩兄弟,約莫是國小中高年級,聽著爸媽的指令,拿材料,遞菜單,送小菜,兩個人手腳伶俐,還面帶笑容。在這個年代,實在很難得,看到這麼任勞任怨的小學生了。如果說,「體力」是未來孩子們,面對未來競爭,很重要的項目;第二個毛爸認可的工作必備項目,就是「態度」了。這兩個小兄弟,未來一定會有出息的。
  用過完餐,回飯店吃點水果。我們也就滿足的就寢了。
  
  煙波飯店的早餐,非常的豐盛。中式、西式,也還不少在地的食材。飽食完,孩子們又把昨天玩過的,「卡樂次元」再玩一次。也和媽咪一起到游泳池,用了一下設施。心滿意足的結束了這兩天一夜的煙波飯店之旅。
  
  回程的路上,跟孩子們討論了不少這次的行程的經驗。
 「這飯店有沒有什麼地方很棒,你們很喜歡的?
  「這飯店有沒有什麼地方,你們覺得可以改善的?
  「這次的小旅行,可不可以做點什麼,可以變得更好玩?


  孩子們是知道「計畫」的重要性。但是,在實際的生活裏,兩個人互相摸來摸去,還是比做計畫來得有趣。哎~

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

第一堂網路比價課

  暑假嘛,就是要一直玩,一直玩呀。但是,這個暑假要讓孩子學會做生活的計畫。玩,也是要計畫的。
  這樣講,孩子一定不懂。就讓孩子自己試了,就知道了。所以,暑假的第一週,其實,是前一天,安排後一天的行程的。於是,暑假的第一天,孩子當然第一句話就是:「明天去住飯店。」
  毛爸:「好呀。如果是一個晚上的話,那我建議可以去試試,新竹的煙波湖濱館。」
  於是,我們開始查飯店與費用。一邊查,一邊開始了解,原來相同的房型,週六的費用是最高的。週日跟週五其次。週一到週四的價格,最低。於是,孩子們決定好週二去住一晚,並且,雄X旅行社,有特價。
  ~ 於是,下訂前,毛爸又再試了煙波自己的網頁,發現暑假有一些專案,價格更低於旅行社。於是,第一次的網路比價課,就在實際的操作中上完囉。


卡樂假期專案,取自煙波飯店網頁。週六就是最貴的。


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

2017暑假的目標計畫與管理


  為了這個陪孩子過暑假的日子,我辭去了工作(當然,暑假只是把辭 去工作的時間點,確認下來。),全心陪伴小孩過暑假。
  所以,如果要評估這段時間的機會成本,大概是2個月的薪資,加上一次的獎金。至於,我希望用這樣的成本,去換到什麼樣的獲得或成長

  一時覺得,這比評估股價走勢還難。我想,除了教育目標及趨勢,無法用技術分析外,孩子並不是自己可以百分百管得好的。更何況,常常跟孩子之間的問題,根本就是溝通。
  另一個可以獲得成長的,其實是自己。

  綜合對孩子及自己在暑假期間的成長,在暑假前,我們就已經一起做了暑假的計畫。並且透過便利貼,貼在自己書房的門上。除了,全台想去走走的地方,也包含了想到,期望這個暑假可以有所成長的地方。

  整理起來,如下:
1: 運動
  體能是孩子(還有自己)最重要的能力之一。經過和孩子們的討論,於是,訂下基本的運動,是週一三五,上午去游泳;週二四六,上午跟爸爸去跑步;週日就不安排。當然,從大學的社團活動開始,就習慣要排雨天備案。於是,找出幾個月沒用的XBox One,再度擦亮。

2: 計畫及執行能力。
  我們設計了一個計畫表,縱軸是一天的時間,橫軸分成四欄,分別是:今日計畫、今日實際狀況、備註及明日計畫。
  我們用一張A3大小的3M利貼自黏佈告欄,做為底。並且,先印好不同顏色的活動。分為,
  綠色:運動類,如,游泳、跑步、抓寶等;
  橘色:靜態類,如,讀書、整理、生活記錄、做計畫等;
  藍色:生活類,如,三餐、睡覺等。

  我們讓孩子把這兩天的計畫,自己排上去,並且,在過完當日,要把當日的實際實施狀況,也貼上去。
  經過一週的時間,深覺兩天的計畫表不足,而2個月列的日曆表時間又拉太長了,於是,又加做了一張,週計畫表。

  在工作上,我們常常也是且戰且走。在暑假的計畫與實行上,其實,這也是正常的狀況。甚至說,這是被鼓勵的狀況,唯有不斷的改進,才會有更好的方法。

3: 讀書、記錄與寫作。
  暑假期間,希望可以讓孩子們建立起自己想讀書的好習慣。這其實,是件難題。關鍵在於,孩子通常一投入,就會忘了日月,於是就以視力為代價,換取一些書的內容。這很不值得。因此,這次的目標是,讓他們喜歡外(其實,他們已經很喜歡了。)還要讓他們可以在讀完書後,做一些心得分享。透過計畫,讓讀書的時間,有效的控制。
  讓孩子可以做一些文字的表達,會從,讀書心得、旅遊心得、日記等等,加上訪問記錄。每一個不同的文字表達,都是不同形態的表達練習。也期望在暑假結束,可以看到之前與之後的差別。

4: 溝通能力。
  跟孩子們的溝通,跟著孩子的年紀成長,早就有固定的軌道了。這個暑假,希望由不同的刺激,不管是規畫好的、或是,臨時發生的;來加強孩子們彼此間、跟父母間、跟朋友間,甚至跟路人間的溝通表達能力。


  當然,以上的成長,不只針對孩子。也是對自己的要求。而我也相信,這些成長,對於暑假完再度步入職場,也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
一日的計畫與執行,讓孩子練習時間的計畫,並且,自己調整與行動。

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

暑假熱身:來上一堂採訪課


緣由:
  初步列出孩子的暑假計畫(請看前文:我在憲福的專業簡報力回顧-5:應用二,孩子的暑假計畫),透過孩子幼稚園老師的介紹,我們請到了張煜麟教授,來跟孩子們上一次採訪課。張教授帶自己的孩子,本身就很有一套。這天,一個新聞專業,對上五個小學生,孩子們上得津津有味。課末,教授還指導我們家的幾個,對我做一次的採訪練習。哎呀~ 小朋友竟然扭捏了起來,看著稿都吃鏍絲,還不時被我說:「這樣訪問的態度不好,我不想回答。」
  教授說:「大學生通常要教超過兩年,才有辦法自己去做採訪。」小學生第一次是這樣,應該是剛好而已啦。
  其實,這堂課的學生,不是眼前的那五個小朋友。是站在後頭,錄影及旁聽的爸爸們啦。第一次的整理,就由爸爸來操刀吧。為了讓文章,可以變成檢查表,就用列表的方式,來記錄學習心得。
  
採訪準備:
  1:找到合適的採訪對象
  2: 要事先準備好要問的問題清單;
  3: 和訪談對象,確認好訪談的時間、地點及主題。
  4: 受訪地點,最好是安靜,不易受干擾的。

採訪前一天:
  1: 再次電話跟受訪者確認,訪談的時間、地點及主題。
  2: 一一確認採訪檢查表。包含:名片、錄音機、照相機、錄音機備品(手機)及伴手禮(這是自己加的)

採訪當天:
  1: 提前到訪談地點,佈置座位及設備。
  2: 受訪者跟主訪者的座位,不可以是面對面,也不能是併肩平行。最好是有一個角度,降低受訪者的壓迫感。
  3: 錄音機要離受訪者,約莫1~2米的距離。麥克風要避開冷氣的出風口,受訪者也要避免背光。

採訪前:
  1: 交換名片,並自我介紹。
  2: 不要先閒聊,避免造成受訪者準備好的話,在這時說出;這樣對正式訪問是不利的。
  3: 微婉的請受訪者,暫時將手機開成靜音。避免因為接聽手機,中斷了訪問。
  4: 若要錄音或錄影,要先詢問受訪者。

採訪時:
  1: 要尊稱對方的身份,不要裝熟,用「你」來稱呼受訪者。
  2: 不要一直問「為什麼」。要用「可以說說看,那件事嗎?
  3: 使用直式,手掌大小,的筆記本。方便一手拿筆記,一手拿筆。也可以隨時翻頁,或是,撕下給受訪者。
  4: 除了做記錄外,要看著對方的臉。


採訪結束:
  1: 禮貌的詢問,是否可以拍照合影。合影後要感謝對方。
  2: 這時候,進行的閒聊,有時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
採訪後:
  1: 整理訪談資料,並再次感謝受訪者。
  2: 寄照片給受訪者。

  3: 若是文章要公開,要寄一份給受訪者。

後記:
  本來沒有想到,採訪的細節有這麼多。但是,對自己跟孩子而言,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。也許剛開始的訪問,可以不是這麼的正式;選擇的受訪者,也是自己熟的人。期望這個從採訪,到產生文案的過程,可以變成這個暑假,很重要的學習經驗。




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

公司紀念文之:文化3,考績


  工程師,是一種很糟的職業。不只喜歡定性分析,還會去做定量分析。就連考績,都變成了我們研究的對象。
  這陣子正好是公司考績評核的時間,看完同仁們在系統上的評核結果,一時惱怒了起來。現在的小朋友,是隨便寫個三兩字,就打算領錢就是了?

  於是,自己開始做簡報,介紹「考績是什麼」。

  從考績的目的,公司考績的的制度,講到這世上沒有「公平」這件事;但是,一定要把自己的績效、貢獻或是產出,明白的說出來。不管公司上層看或是不看。

  對於績效,工程師們,有著明顯問題,也許,做事很重要;但是,把做的事說出來也是很重要。否則,就算你的課級主管,很清楚你的貢獻;你的部級主管呢? 你的處級主管呢? 一旦被拉到整個公司來檢視,講不清楚,就免不了吃了悶虧。

  況且,沒把自己該做好的事做好,就是把事情留給上一層的管理人員。也就是說,因為沒把自己這段時間的產出說清楚,就是把這個工作留給課級,甚至是部級主管。當然,也有可能主管直接把有列出的,才當產出,這種做法是會埋下,爾後的爭執。

 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,是把產出說模糊了。一句,我負責了”XYZ”專案。
  「所以,整個案子都是你做的?
  顯然不是嘛,應該把自己負責的部份,再往下細一階。

  講完了考績應有的觀念,和方式後,我打開自己的考績評核結果,跟同仁們分享。(同學呀~ 連我都想哇了~ 但是,基本上,上面沒有大家最關心的數字啦)

  工程師,是一種很糟的職業。不只喜歡定性分析,還會去做定量分析。
  請注意喔,公司的考績,60%,是你的產出。因此,請務必將你的產出或是貢獻,寫清楚喔。
  公司的考績,20%,是你的專業能力。這代表的是,你必須讓自己的專業能力,能跟得上時代的進步。這部份,也是公司對未來的投資與期許。

  還有20%,就是文化了。這……我不知道該說什麼。創新惟美,我是不知道怎麼評價啦。況且,自己都不見得夠格,評工程師的分。有沒有創新,也不會是我這個LKK,在告訴你的啦。而文化的5%,是五德的分數,「謙誠勤敏勇」如果樣樣兼具,而且滿分的話,你就可以得到考績裏的5分了

  只是,這件事應該不是用正面表列。五德兼具的人,我相信專業跟貢獻也都會得分很好。我是沒遇過,兼俱敏捷,又勤勞的人,卻沒有產出的。


  那如果,用負面表列,舉例來說,一個「誠實」不合格的人,在一百分裏,最多只被扣了一分。一時間,大家都發出會心的一笑。我想,公司裏某些人的行為舉止,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了。1%而已,何必太在意呢?

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

公司紀念文之:文化2,高層的文化簡報

~文化,才是一個公司的核心價值~


 在約莫5年的當中,除了跟直屬長官,有無數次,正式或是非正式的會議。大約有10次,跟副董事長報告。只有2次,聽到他的簡報。但是,這兩次給了我不小的震撼。
  第一次,是跟一個關鍵技術的擁有者。因為和對方的合作,一直沒有進展;因此,趁著一次對方關鍵人物(*1)有出席的會議,副董親自指定,這次的簡報由他來報。
  由於,事先也沒機會看到簡報內容,會議當天,跟本就是直接傻眼了。
  怎麼說,公司也是Interbrand連續4年評為台灣品牌價值,第一名的公司;有幾個產品,稱霸全球數年;這幾年又積極往新的方向在拓展。副董可以談的議題這麼多,但是,副董開頭談的,卻是「文化」。
  從五德、精實思維、創新惟美,到如何達到成為最受推崇的世界級領導企業等等。約莫有80%的時間,都是圍繞在文化的主題之上。
  自己除了傻眼,心中也不時在滴沽:「如果,有人靠這樣來募資,應該在前5張投影片,就會被趕出去吧?!」其實,心中是戰戰競競,一直到了簡報結束。
  I am so impressed.」想不到對方,竟然非常正面的回覆了。並且,很快的得到一個非常正向的合作結果。
  事後,在思考這樣的結果,到底是因為商業條件上,已經接近了;還是,雙方合作,最重要的是互信,而副董的簡報,便是透過文化上的解說,建立對方對公司最根本的了解。這公司有資格來談「文化」的,扣除人事外,還真的沒幾個人;反倒是公司有多強,如果,Google不能告訴你,隨便找個投信,也可以告訴你吧!
  經過約莫一年時間,個人又有了另一次,聽副董簡報的機會。這次的對象,是國內很重要的機構。而這次的文化,重心卻是在「破除迷思」上面。副董用一個又一個的例子(*2),來說明公司的思維如何不斷的進步;如何避免走到Nokia等,一時之光的境域。另一個重心,是在「誠實」上面,要告訴客戶真話,要告訴供應商真話。
  不管你信不信公司的文化,我是信了,至少在公司高層的心裏,這是很重要的價值。

*1: 這位關鍵人物,沒有名片,沒有Email;但是,卻主宰了最重要的決策。他們公司的負責人,也是他帶出來的學生。

*2: 第二次的簡報,看到不少簡報手法,包含:提問互動、故事開場、全圖像等等。這一年連簡報技巧,都看得到明顯的進步。

公司紀念文之:文化



 ~ 到底勉勵辭,是文化,還是口號? 看完這個故事,應該就知道了 ~

  
  這事發生在2007年,那年我是負責eTop,鍵盤滑鼠的PM
  一次,BU head(Jerry)找了這個產品相關的人,正在檢討這個產品。這是一個,使用者體驗及創新唯美,似乎凌駕一切之上的年代;卻也是極端重視成本的年代。
  會議室裏,約莫20來人,從開發、產品經理到採購,因為是跟Jerry開會,與會多是經理級以上的人物。每個人目光都在桌上的那台eTop上,或許是站著的角度比較清楚;也或許是因為Jerry不時繞著電腦,跺來跺去。每個人,都危立著。
  突然像發現了什麼一樣,Jerry突然發難:「這個鍵盤的線多長?
  「報告Jerry150公分。」
  Jerry:「一個好好的桌子,就因為這個線,變得很難看。把線剪短,60公分就可以了。怎麼大家一點美感都沒有,!@#$%^&&^%$#@$%^.........
  商品已經要出貨了。鍵盤廠商的貨,早就都包裝好了。把線剪短,不是單純的拿剪刀出來,剪它兩刀就可以了。要先將鍵盤退回鍵盤製造商,請他們另外下單,購買60公分的線材,然後,才能重新加工,再送回給我們。隨便也是要兩個月以上的事了,更別說這些運輸加工的錢,也很難善了的。那現在工廠的貨是出,還是不出呀?
  現場,沒有人敢出個聲音。但是,我受不了了。當時,我只是一個課級主管,差不多是開會現場,最小的一個。
  Jerry,」我大剌剌的拉開電腦前的椅子,坐了下來。「但是,使用者除了將鍵盤放在桌上,常常也會將鍵盤,這樣放在腿上。」當我把鍵盤從桌上移到腿上,大家都看懂了,60公分的線,是無法做這個動作的。
  只見Jerry,停頓了一會兒。這一會兒,也如同一世紀一般,對那個唯一坐著,仰視所有人,等待裁決的小小課長而言。
  Jerry有點怒的說:「早就叫你們,趕快做無線的。用無線的,就沒這些問題了呀。」雖然,還是免不了一頓唸,但是,至少不用去剪線了。
  當然,這樣衝動的決策,影響的,不只是產品的規格;也造成了產品出貨時間可能的延遲;重工造成的費用;還有,消費者只能把鍵盤放在螢幕的正前方,算是對使用者不便吧。只是在那個當下,並沒有人敢去觸動虎鬚。
  在公司的大門進來,大大的刻了5個字:「謙誠勤敏勇」。用來勉勵員工。只是,這些勉勵辭,能做到,會變成很棒的文化;沒在做,就變成每天喊喊的口號,甚至是檢討別人的辭令
  並不是我勇敢,只是,一來職位低沒什麼好損失;二來,這件事真要執行,對我而言才真是棘手。

  
後記:
  這件事,在後來一直都是我跟同仁分享的經驗。「我們老闆,是一個就事論事;聽得進建言的人。」他對們有120%的要求;而我們,要有2000%的勇氣,來告訴他真話。

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

我在憲福的專業簡報力回顧-5:應用二,孩子的暑假計畫

  如果說一堂課,除了自己可以學到;還能夠連家裏的孩子,也能在過程中,享受到這個便利。那這堂課的價值,就從個人,延伸開來。接下來的事,就是我們家這陣子的活動:計畫暑假。 
  一個跟孩子們吃飯的晚上,毛豆開始跟孩子談起暑假的打算。出手,一定要打中心中的目標囉,最好的方式,就是,起一個不太聰明的頭。
  「暑假,我們來報名羊咩咩營好嗎?
  羊咩咩營,是YMCA很受歡迎的營隊。活動很豐富,運動量充足,又會帶去遊樂園玩,在我心中,是很棒的營隊。但是,我家的老大並不喜歡。
老大:「哎喲~ 不要啦。」
毛豆:「那報個英語密集班如何?
老大:「哎喲~ 」這次高了八度。
毛豆:「你總不會打算一個暑假,每天都在家裏看電視吧?(其實,他心中應該是這個打算。)
老大:「沒有啦。」
毛豆:「那這樣好了,我們每個人,都把自己想要做的事,用便利貼貼上來。貼得差不多了,我們再來討論怎麼過這個暑假。」
  大約兩週的時間,我們不時就貼個一兩張。小的想看,山椒魚,老大想去浮潛龍山寺紅毛城等等。接下來,我也稍微看了一下,國小的社會課本,將台灣的原住民族,也列幾個上去。突然,有一天,覺得「訪問」是一個非常適合的活動。於是,又特別獨立列了出來。
  訪問的對象,應該會是五花八門,從醫療人員、工程人員、老師、民宿老闆、小吃店等等。透過訪問的過程,孩子們必須先學會,準備問題、提問、記錄、甚至做出屬於他自己的部落格。因此,溝通表達能力、文字學習,都會在這過程中,因為需要而學到。況且,同一個訪問對象,幾個不同孩子寫出來的文章不同,也可以因為互相的觀摩分享,達到彼此拉拔的效果。
  國小的語文,就應該是這樣學習嘛~
  況且,因為人物的不同,孩子會聽到不同的人生觀、不同的職業生態、甚至,透過訪問爺爺奶奶,也可以知道他們爸媽小時候,是不是也跟他們一樣皮。而我也相信,這樣的過程,可以讓他們對長一輩,自然的產生出尊敬的心情。
  每每不同的人物出現腦中,就產生不同的興奮感。  
  只是,訪問是一種專業。我也不敢隨便爬爬文,就自己帶著孩子做。巧合的是,昨天,就問到了一個新聞工作者,願意來跟孩子上一次課。OMG~ 
  我們的暑假國文學習,就透過人物訪問
  數字及財務的學習,就透過暑假費用總額管制加記帳,應該也是不錯的方式。
  貼完便利貼,還沒到整理的階段,暑假,就好像已經降臨了我們家


後記:

認識便利貼,不是只有三五年。過去產品在發想時,會運用到這個工具。但是,這次在憲哥的示範跟帶領之下,才如同頓悟般,讓這個工具,變成可以隨時運用的神器

我們家的暑假計畫便利貼